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BNO Pathway

我們與他們

呢幾日放聖誕新年假,除了偶爾同客人有meeting, 其餘時間我都喺度改大學生既final exam. 之前既post 都有提過我仲喺大學幫緊手,做tutor,不過無講我教咩,我其實教社會人類學的,嗯,你當係社會學好了。


改文改慣咗會注意到一啲英國既大學生既普遍問題,特別係呢個學科係關於我們對文化同社會既理解。其中一個最好笑(扎心)既係佢地對東方(the East) 同西方(the West) 既理解同想像。


有個學生喺final exam 話發展中國家係無免費教育的,所以好窮好慘。呢個。。。當然唔係所有發展中國家都係啦。但更多英國學生對所謂西方文化有一種優越感,呢個係從字裡行間睇到既。當然,我既工作之一係打破呢啲固有既想像,挑戰佢地自己可能都唔覺但表現出黎既態度,令佢地既世界觀更開放。


雖然呢種「我地係咁既」、「佢地係咁既」論述好難避免,因為我地自己好多時候都係咁講,但真正有意義既文化交流係在於明白「我們」同「他們」喺不同中既相同之處,並去嘗試理解同欣賞。


點解想同大家講呢件事呢?係因為香港移民既身份、移民既計劃、英國既生活都係同呢個想像有關的。越來越覺得同香港客人既溝通最重要的係如何令佢地理解(或改變)佢地對英國,甚至英國生活既想像。有時我都會好好奇香港人對英國既某啲想像喺邊度黎要點樣先可以令香港人明白好既state school ,好既區,好既neighbourhood 對移居英國有幾重要。


想像係所有移民計劃既開始,「我們」要去「他們」既地方開展新生活,要去邊,如何自處都係一啲很需要想像既問題。Can you see it now?




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